乡村巷里,人们仍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非遗”在这里有着天然和深厚的基础。“非遗”是历史的积淀,但更重要的是,它是活跃在现实当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要珍视这份遗产,尊重和保护这份遗产,感恩它给生活带来的宝贵滋养。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课堂,融入百姓生活,更好地传承呢,泉州电大这次为国家级非遗——安溪铁观音技艺、永春白鹤拳、永春纸织画以及省级非遗永春漆篮,拍摄“非遗”网络课程,这四门“非遗”网络课程将为我们呈现传统工艺的智慧和技能、展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经过前期精心的酝酿和准备,目前已进入拍摄阶段。为了拍摄安溪铁观音技艺,我们走进了安溪西坪镇松岩村,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月德大师,为我们讲授示范安溪铁观音的制作技艺。和我们一起探寻永春白鹤拳非遗文化的是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潘琼琪(翁公祠武术馆馆长)。讲授永春纸织画的是79岁高龄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林志恩大师,在大师的工作室里,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永春仙夹镇当代漆画大师李海生带我们走进永春漆篮,其表现的是当代艺术和古老传统的融合,和焕发蓬勃生机的非遗文化。 学员将通过线上“非遗”文化网络课程学习,增强对区域“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提高“非遗”文化保护意识,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四门“非遗”网络课程将为提升学员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永春纸织画拍摄现场
永春漆篮拍摄现场 (责任编辑:admin) |